第97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97章
97
哈擦很是不甘心, 道:“皇子,難道真要照著那些人說的那樣,挑一個有昊國皇家血脈的人放回去?”
“之前這裏都是皇子做主, 這些人從都城來後,就各種指手畫腳, 明擺著是想奪皇子的權。那完顏家,明明大皇子的死與皇子無關, 完顏家自己人也是能作證的, 偏偏他們就是硬按在皇子頭上,如今竟投向了四皇子,與皇子做對。皇子耗費了那麽多,才做下這樣的局面,陛下不記皇子功勞, 反而縱容這些人給皇子添亂……”
打從哈擦開始說, 慕容興吉就一直蹙著眉。
哈擦是從小就跟他的親衛,其家族本身也是他母妃烏古倫家的親從一族, 關系自是不同一般。
若是換做別人,如此多言多語, 慕容興吉早就發作了。
他知道哈擦是在替他叫屈, 這陣子哈擦跟著他看到的太多,偏偏又不能隨著性子發作, 只能隱忍,眼下也是一齊都爆發了出來。
“父親並非有功不賞,只是他年紀大了,便也開始學漢人的那一套。”
慕容興吉緩緩說著。
“父親總說漢人多思慮, 不如戎國人驍勇,男兒當以武立世, 可英雄也會遲暮,當年勇猛無敵帶著族人南征北戰的虎,現在變得年老羸弱,而早年幼小的兒子們一個個都已長成,成了可以威脅自己地位的存在,為了不讓這群年輕力壯的兒子搶奪自己的權利,自然要讓他們彼此相鬥。”
“父親總說漢人善於內鬥,才給我們戎國制造了機會,可即便明白又如何,他也在走同樣一條路,一條誰都明白,誰都依舊會走下去的路。”
所以戎國的人都說三皇子路走偏了,跟漢人接觸多了,也學起漢人那一套。實際上不過是慕容興吉早就洞悉了這一切,便去觀中原王朝的歷史,以史為鏡來照己身。
旁人都說三皇子越來越深沈,殊不知這也是他背靠著八大貴族中早已墊底、甚至差點被剔除八大貴族的烏古倫家,走到今時今日地位的原因之一。
比他背後勢力大的兄弟大有人在,卻遠不如他今時今日的位置。
哈擦聽不懂這些,但並不妨礙他知道皇子有這麽做的道理。
“那放一個人回去,真就能讓昊國自己內鬥起來?”
慕容興吉想了想,說:“那昊國的皇帝先前留了一手,留了個年紀小最不受寵也是最不惹眼的兒子在外,因此我們當時竟忽略了此人。”
其實也是宣仁帝既然這麽做了,自然在其中做了手腳,所以當初北戎按照昊國玉牒點名拿人時,竟把蕭杞就給遺漏了。
而而當時事從緊急,慕容興吉雖有前世記憶,但他只知被蕭元貞放走的那個皇子是信王。
具體姓名不知,甚至連面相都記不清,因為此人當初在北榮軍營裏,實在太不顯眼,他偶爾在元貞帳中見到對方,對方也是低著頭唯唯諾諾的模樣。
又急著要撤離,所哪怕他心中有些質疑,在遍尋‘信王’也不見時,便也沒有繼續為此事再拖延。
果然沒過多久,就通過探子得知,昊國南邊竟然出現了一位七皇子,正是前世那個軟弱無能的信王,也是前世南昊的皇帝。
昊國殘存竟就靠著這位七皇子,豎起了一面大旗,正在統合剩餘殘存。
消息傳回北戎都城,慕容興吉本來萬全的‘絕戶計’出了紕漏,本來有功,變成了功勞折半。
幸虧沒有多久,就又有消息傳來,說此子年幼,捏著此子的楊變和魏國公主有不臣之心,昊國殘存亂象畢現,並無用處。
所以他們趁機打下了昊國的京東兩路,以及淮南東路的半數,以及西北幾地,算是抹平了此事對慕容興吉的影響,又讓他的聲勢赫然而立起來。
再之後就發生了天佑帝決定建立副都,並派了四、五兩位皇子以及一些文臣和武將前來協助的事情。
說是協助,不如說是分權。
據悉,天佑帝得知上京城繁華,其皇宮及皇家別苑建得格外奢靡輝煌,是北戎都城所在那苦寒之地不能比的,竟有想遷都過來的意思。
但由於昊國亡國還歷歷在目,此地非易守難攻之地,且兩國之間如今界線已大致劃明了,以後此地必然處於前線,遂作罷只作為了副都。
以前慕容興吉是不信命的,可自打重活一世後,他就變得有些信命了。
前世因為楊變,於是昊國和北戎分南北對峙之勢,一直持續到父皇即將龍禦歸天之時,眼下這般情況,讓他有種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之感。
唯一紕漏就是,這一世南北對峙的局面出現得比前世更早,而元貞也不在他身邊。
慕容興吉甚至懷疑,既然他能重活,是否元貞也能重活?
不然她為何能提前知曉上京即將淪陷,先一步離開了這裏,並去了襄城——前世這個讓他咬牙切齒的地方。
自然他也懷疑過楊變,因為前世在後面才會出現的火器,讓戎國吃了許多悶虧的火器,這一世竟提前幾年出現了。
慕容興吉不得而知,也分辨不出二人之間到底是誰出了問題。
到底是元貞重活,於是提前布置了這一切,還是那個楊變重活了回來,提前奪走了元貞,又弄出這一切。
這些都需要試探,才能讓他知道答案,所以他沒有反對那些人提出的從內部瓦解昊國的計策。
“漢人善內鬥,反正已經遺漏了一個在外面了,再放一個回去也不影響什麽。只是怎麽放,放誰回去,還需要斟酌。”
“既然皇子覺得這法子好,那哈擦就不說什麽了。”
.
另一邊,宣仁帝被侍衛領了下去。
他所在的地方,正是原皇宮東北角一處寒室中,以前這裏住的都是宮人內侍,現在用來關他。
至於寒室?
比起他以前在這皇宮裏所享用的一切,自然稱得上是寒室了。
但比之前在北戎時,要好過太多太多了,至少這裏的春天是暖和的,而外面的花兒都開了。
宣仁帝被推進屋裏後,門就被人從外面鎖了上。
他來到窗下一個破舊的蒲團上坐了下。
這裏是整間屋子僅有的光源,只能照到這窗下的一小塊地方。
宣仁帝一再慶幸,早年有人報上來,說宮人內侍所住的屋子低矮潮濕,於宮人內侍的身體不宜,他便下命讓人把這裏重修了。
雖然因為住的人多,每間屋子逼仄了些,到底不再潮濕,每間屋子都有窗,能見光。好點兒的只要時辰對了,還會有陽光從外面傾斜進來,就譬如此刻。
當時自己一時道貌岸然地善心之舉,如今竟然惠及了自己,不得不說這命運真是奇妙。
宣仁帝就坐在那蒲團上,閉目仰面任窗外投來的陽光,傾斜在自己的臉上。
就這麽坐著坐著,他竟無聲地笑了起來。
“這是眼見圓圓和楊變聲勢太大,懼怕了嗎?你們打算放誰回去?”
其實宣仁帝並不知曉他那幾個兒子裏還剩誰,妃嬪又還剩了誰,他一直是被單獨關起來的。
但他是可以知道一些外部消息的,每次北戎軍在南面吃了什麽虧,都會反應在看守他的人身上。
輕則一頓辱罵,重則今天就忘記給他送飯了。但也不會餓他太久,他們也怕把他餓死了。
從那些辱罵裏,他也得知了南面如今一片形勢大好,反正北戎南征的步子是戛然而止了。
“不過朕的那幾個兒子,看似有個樣兒,其實都是窩囊廢,不然何至於被那些臣子拿捏住,包括太子……”
近乎無聲的低語,漸漸消弭。
溫暖的光依舊照耀著這裏,照耀著這間暗室中的小小一隅。
.
自打挪到新城後,辦公的官署就和住處分了開。
如今的安撫使司自然沒了,一分為二,一個成了鎮北王府,一個變成了如今的三省。
也因此,每天元貞都要去三省點卯,到了下值時還要回家。
最近這些日子楊變很閑,因此每天到點時都是他來接元貞歸家的。
“你倒是比更漏還準時。”
楊變懶懶挑眉:“我要是不來盯著我們的尚書令,怕是又要等到天黑你才會回去。”
這是常有的事,元貞經常忙著忙著就忘了時間,尤其新朝初建,事情也多。
“那你怎麽不說我還有沒到點就回去的時候?”元貞說。
“一個月能有兩次?”
其中一次還是熠兒突然發熱,綰鳶讓人來稟了她,她才匆匆回去的。
“不說這個了,你最近倒是挺閑的。”
楊變接過她手裏裝著幾冊卷宗的提籃,道:“不是你跟我說凡事事必親躬會很累,有些事就該交給下面人去做?”
然後,他學會了,她卻沒學會。
這言下之意不用明說,元貞就懂。
見丈夫抱怨,她歉然道:“如今新的規制剛建立起來,事情本來就多,等以後進入正軌,我慢慢就會閑下來了。”
.
兩人一邊說著話,一邊往回走。
因為新城是提前規制過,所以三省官署所在的地方離鎮北王府並不遠,走路一盞茶的時間就到了,所以平時元貞都是走著回去。
楊變來接她時,亦然。
這裏多是幾個衙司官署所在,路上行人並不多,即使碰見了人,也多是穿著官袍,離得遠遠就對這邊拱手為禮,而後匆匆離去。
到了鎮北王府,剛進正院大門,熠兒就撲了上來。
這小子已經三歲多了,按虛的來算就是四歲多,如今生得是虎頭虎腦,又體格壯實,撞過來像顆小炮彈。
元貞一見他往自己身上撲,就連忙避了開,相反楊變側移了一步迎了上去。
於是小炮彈撞進了他爹懷裏,不但沒有香香軟軟,反而被撞得鼻子腦門生疼,當即哇的一聲哭了出來。
“你還知道哭!”
楊變將他翻過來,就提在手裏,打了下屁股。
“都跟你說了,不要撞你娘,你娘什麽身板,經得起你這麽撞?上次將你娘撞倒,是誰說的以後再也不這樣了?”
其實也是沒有防備,當時元貞正邊走邊跟身邊人說話,誰知這小子突然撞了過來。她反射性抱住兒子,卻沒穩住腳,當場仰面摔了過來。
之後被人扶起來,不光半天緩不過來神兒,後腦勺也迅速起了一個大包。
綰鳶嚇得忙叫來趙禦醫,趙禦醫來看了,說這次是僥幸,若是當時後面有石頭臺階之類的硬物,怕是……
總之就是挺驚險的,沒兩天楊變就收到消息從外面趕回來了,狠狠地把這臭小子收拾了一頓。
“不撞了,以後會記得。”
熠兒忙道,也是怕爹又揍小屁屁。
人家都認錯了,當爹的總不能揪著不放,楊變只能無奈地將他放了起來。
果然,他一落地,又去抱元貞的腿。
“娘。”
元貞用帕子擦了擦他臟兮兮的小臉,俯身將他抱起來。
“是想娘了?”
“熠兒想娘了。”
“不是早上才見過,娘還和熠兒一同用了早飯。”
“用了也想。”
楊變挑眉看兒子那諂媚樣,不禁道:“男子漢大丈夫,哪有這麽多婆婆媽媽的事,當男子漢就是要堅強些,成天抱著娘不丟,以後怎麽當大丈夫?”
“可爹一回來,就抱著娘不丟,不也是大丈夫?”
楊變頓時囧了。
孩子大了,一天一個樣,也許之前還能忽悠他的道理,現在忽悠不了了,還學會了反問。
元貞挑眉看他,一副揶揄之色。
楊變對她挑挑眉,又肅顏正色面向兒子,道:“那你跟我不一樣,你娘是我媳婦,媳婦不算是婆婆媽媽事,懂了嗎?”
好吧,這話熠兒不懂,歪著小腦袋想了半天都沒想明白,為何抱著媳婦媳婦就不是婆婆媽媽,抱著娘就是。
兩人進了屋裏,元貞總算能放下孩子了。這小子最近又沈了不少,她是越來越抱不動了。
“對了,權簡來信與我說,安插在上京的探子傳信回來,說北戎有與我們和談的跡象。”
元貞正張羅叫人把熠兒的小臟手洗洗,這手臟得把她裙子都抱臟了,幸虧她現在穿的衣衫大多都是深色,倒是不顯。
聞言,她轉頭看過來道:“和談什麽?”
是啊,和談什麽?
和談的前提是有一方勢弱,便想求著強的那一方和談。可當下的局勢是,他們這邊根本就不需要用求和來茍全己身。
收縮防線看似丟了一些土地,但好處卻是長遠的。
穩固了以長江淮水為險的防線,又有襄城穩定荊襄一帶,左右策應,也就是說當下的形勢是——也許反攻是力不從心,但是自保絕對不難。
既如此,還和談什麽?
“怎麽?北戎是準備把京畿路京東路太原西北乃至幽州等地還回來,打算回他們的北境去?”元貞譏諷道。
這自然也是妄想,既如此那和談什麽?
楊變攤了攤手:“我也不知,你也知道安插過去的探子,到了不了對方中樞,只能在邊角探得一些細枝末節的消息,只知道他們最近提及我們的次數很多。”
“恨不得生啖其肉嚼穿齦血的對象,自然提的多。”元貞一邊凈著手一邊道:“不過權簡肯定不會無的放矢,既然這麽說了,肯定是有這個跡象。”
“那我們假設一下,對方想找我們和談,必然我們身上有他們謀求的東西,我們有什麽值得北戎謀求?又或是他們開出什麽樣的條件,才會讓我們願意坐到一個桌上與他們談?”
首先,能雙方坐到一個桌前去談,就是一件很難的事。
他們這邊毋庸置疑是仇恨著北戎的,現在又沒有什麽能求到北戎的地方,又怎會願意和對方談。
難道是——
大散關?
夫妻二人對視一眼,不約而同想到一個地方去了。
如今,沿著長江漢水淮水的江淮和荊襄等地,由於有江水為天塹,暫時防守壓力不大,反正北戎打過來,是絕對討不了好。
可往西去的巴蜀和關中防線,卻壓力甚大。
當初北戎眼見江淮荊襄這邊占不到任何便宜,便調頭去打西北了,西北那邊因為有楊變的提前布置,早就連著當地百姓往關中一帶撤去,一直撤到秦嶺北麓的大散關,才算是穩住了防線。
這大散關位置不言而喻,自古以來就是就關中入巴蜀漢中的咽喉。古籍上有雲:南不得此,無以圖關中,北不得此,無以啟梁益。
顧名思義,你若是想從漢中巴蜀北上關中,必須要奪得此地,同樣你從關中入漢中巴蜀,也得奪得此地,地位與重要性等同如今的襄城。
又因為此地無水做天險,也就是說是陸地戰,因此楊變這邊的優勢蕩然無存,相反有利於北戎騎兵。
如今大散關一帶是裴家父子領兵鎮守,暫時此地是大戰沒有,小戰不斷,全靠這邊送去的火器才能據關鎮守。
楊變一直猜測北戎在暗中積蓄力量,準備一舉拿下大散關,再從漢中巴蜀折道來攻荊襄,所以他暗中也做了很多準備,提防著時刻開啟的大戰。
若北戎想找他們和談,最有可能就是拿此事來做文章。
可為何要和談呢?
問題又回到之前,北戎占著優勢,竟然想和談,這簡直太令人匪夷所思了。
“對方打著什麽主意,我們暫且還不得知,但只要我們做了萬全準備,自然不怕任何陰謀詭計。”元貞想了想後道。
楊變也差不多是同樣的想法。
之後飯擺好,一家三口便去用晚飯了。
不提這些,又過了半個月,終於有明面的消息傳來。
北戎意欲與他們和談,借口果然是大散關。
按照北戎那邊的說法,兩國交戰多時,一直拖延不下,為了兩邊的民生和百姓,他們願意和這邊進行和談。
為了表現誠意,他們願意放還一部分被囚在北戎的人,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一部分原昊國的皇族之人。
消息傳回來後,引起一片嘩然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97
哈擦很是不甘心, 道:“皇子,難道真要照著那些人說的那樣,挑一個有昊國皇家血脈的人放回去?”
“之前這裏都是皇子做主, 這些人從都城來後,就各種指手畫腳, 明擺著是想奪皇子的權。那完顏家,明明大皇子的死與皇子無關, 完顏家自己人也是能作證的, 偏偏他們就是硬按在皇子頭上,如今竟投向了四皇子,與皇子做對。皇子耗費了那麽多,才做下這樣的局面,陛下不記皇子功勞, 反而縱容這些人給皇子添亂……”
打從哈擦開始說, 慕容興吉就一直蹙著眉。
哈擦是從小就跟他的親衛,其家族本身也是他母妃烏古倫家的親從一族, 關系自是不同一般。
若是換做別人,如此多言多語, 慕容興吉早就發作了。
他知道哈擦是在替他叫屈, 這陣子哈擦跟著他看到的太多,偏偏又不能隨著性子發作, 只能隱忍,眼下也是一齊都爆發了出來。
“父親並非有功不賞,只是他年紀大了,便也開始學漢人的那一套。”
慕容興吉緩緩說著。
“父親總說漢人多思慮, 不如戎國人驍勇,男兒當以武立世, 可英雄也會遲暮,當年勇猛無敵帶著族人南征北戰的虎,現在變得年老羸弱,而早年幼小的兒子們一個個都已長成,成了可以威脅自己地位的存在,為了不讓這群年輕力壯的兒子搶奪自己的權利,自然要讓他們彼此相鬥。”
“父親總說漢人善於內鬥,才給我們戎國制造了機會,可即便明白又如何,他也在走同樣一條路,一條誰都明白,誰都依舊會走下去的路。”
所以戎國的人都說三皇子路走偏了,跟漢人接觸多了,也學起漢人那一套。實際上不過是慕容興吉早就洞悉了這一切,便去觀中原王朝的歷史,以史為鏡來照己身。
旁人都說三皇子越來越深沈,殊不知這也是他背靠著八大貴族中早已墊底、甚至差點被剔除八大貴族的烏古倫家,走到今時今日地位的原因之一。
比他背後勢力大的兄弟大有人在,卻遠不如他今時今日的位置。
哈擦聽不懂這些,但並不妨礙他知道皇子有這麽做的道理。
“那放一個人回去,真就能讓昊國自己內鬥起來?”
慕容興吉想了想,說:“那昊國的皇帝先前留了一手,留了個年紀小最不受寵也是最不惹眼的兒子在外,因此我們當時竟忽略了此人。”
其實也是宣仁帝既然這麽做了,自然在其中做了手腳,所以當初北戎按照昊國玉牒點名拿人時,竟把蕭杞就給遺漏了。
而而當時事從緊急,慕容興吉雖有前世記憶,但他只知被蕭元貞放走的那個皇子是信王。
具體姓名不知,甚至連面相都記不清,因為此人當初在北榮軍營裏,實在太不顯眼,他偶爾在元貞帳中見到對方,對方也是低著頭唯唯諾諾的模樣。
又急著要撤離,所哪怕他心中有些質疑,在遍尋‘信王’也不見時,便也沒有繼續為此事再拖延。
果然沒過多久,就通過探子得知,昊國南邊竟然出現了一位七皇子,正是前世那個軟弱無能的信王,也是前世南昊的皇帝。
昊國殘存竟就靠著這位七皇子,豎起了一面大旗,正在統合剩餘殘存。
消息傳回北戎都城,慕容興吉本來萬全的‘絕戶計’出了紕漏,本來有功,變成了功勞折半。
幸虧沒有多久,就又有消息傳來,說此子年幼,捏著此子的楊變和魏國公主有不臣之心,昊國殘存亂象畢現,並無用處。
所以他們趁機打下了昊國的京東兩路,以及淮南東路的半數,以及西北幾地,算是抹平了此事對慕容興吉的影響,又讓他的聲勢赫然而立起來。
再之後就發生了天佑帝決定建立副都,並派了四、五兩位皇子以及一些文臣和武將前來協助的事情。
說是協助,不如說是分權。
據悉,天佑帝得知上京城繁華,其皇宮及皇家別苑建得格外奢靡輝煌,是北戎都城所在那苦寒之地不能比的,竟有想遷都過來的意思。
但由於昊國亡國還歷歷在目,此地非易守難攻之地,且兩國之間如今界線已大致劃明了,以後此地必然處於前線,遂作罷只作為了副都。
以前慕容興吉是不信命的,可自打重活一世後,他就變得有些信命了。
前世因為楊變,於是昊國和北戎分南北對峙之勢,一直持續到父皇即將龍禦歸天之時,眼下這般情況,讓他有種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之感。
唯一紕漏就是,這一世南北對峙的局面出現得比前世更早,而元貞也不在他身邊。
慕容興吉甚至懷疑,既然他能重活,是否元貞也能重活?
不然她為何能提前知曉上京即將淪陷,先一步離開了這裏,並去了襄城——前世這個讓他咬牙切齒的地方。
自然他也懷疑過楊變,因為前世在後面才會出現的火器,讓戎國吃了許多悶虧的火器,這一世竟提前幾年出現了。
慕容興吉不得而知,也分辨不出二人之間到底是誰出了問題。
到底是元貞重活,於是提前布置了這一切,還是那個楊變重活了回來,提前奪走了元貞,又弄出這一切。
這些都需要試探,才能讓他知道答案,所以他沒有反對那些人提出的從內部瓦解昊國的計策。
“漢人善內鬥,反正已經遺漏了一個在外面了,再放一個回去也不影響什麽。只是怎麽放,放誰回去,還需要斟酌。”
“既然皇子覺得這法子好,那哈擦就不說什麽了。”
.
另一邊,宣仁帝被侍衛領了下去。
他所在的地方,正是原皇宮東北角一處寒室中,以前這裏住的都是宮人內侍,現在用來關他。
至於寒室?
比起他以前在這皇宮裏所享用的一切,自然稱得上是寒室了。
但比之前在北戎時,要好過太多太多了,至少這裏的春天是暖和的,而外面的花兒都開了。
宣仁帝被推進屋裏後,門就被人從外面鎖了上。
他來到窗下一個破舊的蒲團上坐了下。
這裏是整間屋子僅有的光源,只能照到這窗下的一小塊地方。
宣仁帝一再慶幸,早年有人報上來,說宮人內侍所住的屋子低矮潮濕,於宮人內侍的身體不宜,他便下命讓人把這裏重修了。
雖然因為住的人多,每間屋子逼仄了些,到底不再潮濕,每間屋子都有窗,能見光。好點兒的只要時辰對了,還會有陽光從外面傾斜進來,就譬如此刻。
當時自己一時道貌岸然地善心之舉,如今竟然惠及了自己,不得不說這命運真是奇妙。
宣仁帝就坐在那蒲團上,閉目仰面任窗外投來的陽光,傾斜在自己的臉上。
就這麽坐著坐著,他竟無聲地笑了起來。
“這是眼見圓圓和楊變聲勢太大,懼怕了嗎?你們打算放誰回去?”
其實宣仁帝並不知曉他那幾個兒子裏還剩誰,妃嬪又還剩了誰,他一直是被單獨關起來的。
但他是可以知道一些外部消息的,每次北戎軍在南面吃了什麽虧,都會反應在看守他的人身上。
輕則一頓辱罵,重則今天就忘記給他送飯了。但也不會餓他太久,他們也怕把他餓死了。
從那些辱罵裏,他也得知了南面如今一片形勢大好,反正北戎南征的步子是戛然而止了。
“不過朕的那幾個兒子,看似有個樣兒,其實都是窩囊廢,不然何至於被那些臣子拿捏住,包括太子……”
近乎無聲的低語,漸漸消弭。
溫暖的光依舊照耀著這裏,照耀著這間暗室中的小小一隅。
.
自打挪到新城後,辦公的官署就和住處分了開。
如今的安撫使司自然沒了,一分為二,一個成了鎮北王府,一個變成了如今的三省。
也因此,每天元貞都要去三省點卯,到了下值時還要回家。
最近這些日子楊變很閑,因此每天到點時都是他來接元貞歸家的。
“你倒是比更漏還準時。”
楊變懶懶挑眉:“我要是不來盯著我們的尚書令,怕是又要等到天黑你才會回去。”
這是常有的事,元貞經常忙著忙著就忘了時間,尤其新朝初建,事情也多。
“那你怎麽不說我還有沒到點就回去的時候?”元貞說。
“一個月能有兩次?”
其中一次還是熠兒突然發熱,綰鳶讓人來稟了她,她才匆匆回去的。
“不說這個了,你最近倒是挺閑的。”
楊變接過她手裏裝著幾冊卷宗的提籃,道:“不是你跟我說凡事事必親躬會很累,有些事就該交給下面人去做?”
然後,他學會了,她卻沒學會。
這言下之意不用明說,元貞就懂。
見丈夫抱怨,她歉然道:“如今新的規制剛建立起來,事情本來就多,等以後進入正軌,我慢慢就會閑下來了。”
.
兩人一邊說著話,一邊往回走。
因為新城是提前規制過,所以三省官署所在的地方離鎮北王府並不遠,走路一盞茶的時間就到了,所以平時元貞都是走著回去。
楊變來接她時,亦然。
這裏多是幾個衙司官署所在,路上行人並不多,即使碰見了人,也多是穿著官袍,離得遠遠就對這邊拱手為禮,而後匆匆離去。
到了鎮北王府,剛進正院大門,熠兒就撲了上來。
這小子已經三歲多了,按虛的來算就是四歲多,如今生得是虎頭虎腦,又體格壯實,撞過來像顆小炮彈。
元貞一見他往自己身上撲,就連忙避了開,相反楊變側移了一步迎了上去。
於是小炮彈撞進了他爹懷裏,不但沒有香香軟軟,反而被撞得鼻子腦門生疼,當即哇的一聲哭了出來。
“你還知道哭!”
楊變將他翻過來,就提在手裏,打了下屁股。
“都跟你說了,不要撞你娘,你娘什麽身板,經得起你這麽撞?上次將你娘撞倒,是誰說的以後再也不這樣了?”
其實也是沒有防備,當時元貞正邊走邊跟身邊人說話,誰知這小子突然撞了過來。她反射性抱住兒子,卻沒穩住腳,當場仰面摔了過來。
之後被人扶起來,不光半天緩不過來神兒,後腦勺也迅速起了一個大包。
綰鳶嚇得忙叫來趙禦醫,趙禦醫來看了,說這次是僥幸,若是當時後面有石頭臺階之類的硬物,怕是……
總之就是挺驚險的,沒兩天楊變就收到消息從外面趕回來了,狠狠地把這臭小子收拾了一頓。
“不撞了,以後會記得。”
熠兒忙道,也是怕爹又揍小屁屁。
人家都認錯了,當爹的總不能揪著不放,楊變只能無奈地將他放了起來。
果然,他一落地,又去抱元貞的腿。
“娘。”
元貞用帕子擦了擦他臟兮兮的小臉,俯身將他抱起來。
“是想娘了?”
“熠兒想娘了。”
“不是早上才見過,娘還和熠兒一同用了早飯。”
“用了也想。”
楊變挑眉看兒子那諂媚樣,不禁道:“男子漢大丈夫,哪有這麽多婆婆媽媽的事,當男子漢就是要堅強些,成天抱著娘不丟,以後怎麽當大丈夫?”
“可爹一回來,就抱著娘不丟,不也是大丈夫?”
楊變頓時囧了。
孩子大了,一天一個樣,也許之前還能忽悠他的道理,現在忽悠不了了,還學會了反問。
元貞挑眉看他,一副揶揄之色。
楊變對她挑挑眉,又肅顏正色面向兒子,道:“那你跟我不一樣,你娘是我媳婦,媳婦不算是婆婆媽媽事,懂了嗎?”
好吧,這話熠兒不懂,歪著小腦袋想了半天都沒想明白,為何抱著媳婦媳婦就不是婆婆媽媽,抱著娘就是。
兩人進了屋裏,元貞總算能放下孩子了。這小子最近又沈了不少,她是越來越抱不動了。
“對了,權簡來信與我說,安插在上京的探子傳信回來,說北戎有與我們和談的跡象。”
元貞正張羅叫人把熠兒的小臟手洗洗,這手臟得把她裙子都抱臟了,幸虧她現在穿的衣衫大多都是深色,倒是不顯。
聞言,她轉頭看過來道:“和談什麽?”
是啊,和談什麽?
和談的前提是有一方勢弱,便想求著強的那一方和談。可當下的局勢是,他們這邊根本就不需要用求和來茍全己身。
收縮防線看似丟了一些土地,但好處卻是長遠的。
穩固了以長江淮水為險的防線,又有襄城穩定荊襄一帶,左右策應,也就是說當下的形勢是——也許反攻是力不從心,但是自保絕對不難。
既如此,還和談什麽?
“怎麽?北戎是準備把京畿路京東路太原西北乃至幽州等地還回來,打算回他們的北境去?”元貞譏諷道。
這自然也是妄想,既如此那和談什麽?
楊變攤了攤手:“我也不知,你也知道安插過去的探子,到了不了對方中樞,只能在邊角探得一些細枝末節的消息,只知道他們最近提及我們的次數很多。”
“恨不得生啖其肉嚼穿齦血的對象,自然提的多。”元貞一邊凈著手一邊道:“不過權簡肯定不會無的放矢,既然這麽說了,肯定是有這個跡象。”
“那我們假設一下,對方想找我們和談,必然我們身上有他們謀求的東西,我們有什麽值得北戎謀求?又或是他們開出什麽樣的條件,才會讓我們願意坐到一個桌上與他們談?”
首先,能雙方坐到一個桌前去談,就是一件很難的事。
他們這邊毋庸置疑是仇恨著北戎的,現在又沒有什麽能求到北戎的地方,又怎會願意和對方談。
難道是——
大散關?
夫妻二人對視一眼,不約而同想到一個地方去了。
如今,沿著長江漢水淮水的江淮和荊襄等地,由於有江水為天塹,暫時防守壓力不大,反正北戎打過來,是絕對討不了好。
可往西去的巴蜀和關中防線,卻壓力甚大。
當初北戎眼見江淮荊襄這邊占不到任何便宜,便調頭去打西北了,西北那邊因為有楊變的提前布置,早就連著當地百姓往關中一帶撤去,一直撤到秦嶺北麓的大散關,才算是穩住了防線。
這大散關位置不言而喻,自古以來就是就關中入巴蜀漢中的咽喉。古籍上有雲:南不得此,無以圖關中,北不得此,無以啟梁益。
顧名思義,你若是想從漢中巴蜀北上關中,必須要奪得此地,同樣你從關中入漢中巴蜀,也得奪得此地,地位與重要性等同如今的襄城。
又因為此地無水做天險,也就是說是陸地戰,因此楊變這邊的優勢蕩然無存,相反有利於北戎騎兵。
如今大散關一帶是裴家父子領兵鎮守,暫時此地是大戰沒有,小戰不斷,全靠這邊送去的火器才能據關鎮守。
楊變一直猜測北戎在暗中積蓄力量,準備一舉拿下大散關,再從漢中巴蜀折道來攻荊襄,所以他暗中也做了很多準備,提防著時刻開啟的大戰。
若北戎想找他們和談,最有可能就是拿此事來做文章。
可為何要和談呢?
問題又回到之前,北戎占著優勢,竟然想和談,這簡直太令人匪夷所思了。
“對方打著什麽主意,我們暫且還不得知,但只要我們做了萬全準備,自然不怕任何陰謀詭計。”元貞想了想後道。
楊變也差不多是同樣的想法。
之後飯擺好,一家三口便去用晚飯了。
不提這些,又過了半個月,終於有明面的消息傳來。
北戎意欲與他們和談,借口果然是大散關。
按照北戎那邊的說法,兩國交戰多時,一直拖延不下,為了兩邊的民生和百姓,他們願意和這邊進行和談。
為了表現誠意,他們願意放還一部分被囚在北戎的人,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一部分原昊國的皇族之人。
消息傳回來後,引起一片嘩然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